亲爱的听众朋友,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位语言天才,赵元任。
在上一集,我说过,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天才。
他会说8种语言,还有33种汉语方言。
10岁那年,他回到了常州,他的老家。
从那时候开始,他的语言天赋,就很明显了。
其实,我,Clara也是常州人。
所以,我和赵元任算是老乡。
我们是老乡。
老乡就是来自同一个家乡、同一个城市的人。
举个例子:
如果你在外面旅游,突然听到很熟悉的语言。
你觉得很亲切。
你就问这个人:“请问您是哪儿人呀?”
如果对方正好来自你的城市、你的家乡,你就可以说:“哦~~原来是老乡啊!”
赵元任有很强的语言能力。
他听得准确,说得地道。
所以,无论走到哪里,都像本地人一样。
他到处都有“老乡”。
有一年,赵元任的工作是翻译。
他需要到很多城市去,把英语的演讲翻译成中文。
本来,他只要翻译成普通话,就可以了。
但是,他要给自己增加难度。
他要玩一个更难的游戏。
所以,每到一个地方,赵元任就尝试把英语翻译成当地的方言。
有一次,他到了湖南,就说湖南话,完成了翻译的工作。
结束以后,有人问他:“老乡,你是哪个村的?”
也就是说,这个人以为,赵元任一定是湖南人。
只是,他还想再问问更具体的地方。
他没想到,其实,赵元任学湖南话,还不到一个星期。
在国外,也是一样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,赵元任到法国参加会议。
在巴黎车站,他对工作人员讲巴黎土语,也就是巴黎口音的法语。
结果呢,车站的这位工作人员听了,以为赵元任一定是巴黎本地人。
这位是巴黎老乡啊!
所以,工作人员对他说:
“你回来啦。现在比不上从前了,巴黎穷了!”
我想,对赵元任来说,语言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玩儿的游戏。
就好像他的超能力一样。
因为他居然被母语者当做本地人,当做“老乡”。
这些故事,多么值得骄傲呀!
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爱好者,我也有过这样的梦想。
但是这个梦想实在太难了!
几乎不可能实现。
很多时候,我们普通人学一门外语。
学了至少一两年以后,才能和母语者简单地交谈、聊天。
母语者也许会说:
“哇,你说得真好!水平很不错!
你是哪儿人啊?学了多久啦?”
他们会这样说,而不是直接把我们当做本地人。
所以,赵元任已经到了另一个级别。
他把语言当做了游戏。
而这个游戏,也给了他很多奖励、很多乐趣。
他的朋友说:“对语言,赵元任永远就像小孩子一样。”
他永远保持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。
在他的一生中,赵元任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。
除了学语言、研究语言学,
他还喜欢各种好玩儿的事。
比如,音乐。
他弹钢琴,弹得很好。
他爱摄影,拍了很多照片。
他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机器。
有的时候,机器被他弄坏了,他也能想到方法,自己再把机器修好。
他喜欢天文学。
小时候,他就喜欢看天上的星星。
有了女儿以后,他也常常带着女儿去看天上的星星。
他最小的女儿,后来就成为了天体物理学家。
这个女儿研究天体物理,也就是宇宙的物理学。
很明显,赵元任作为爸爸,也对女儿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赵元任爱写作。
他没有一天是不写东西的。
每天都要写作。
写什么呢?
各种类型的文章,关于语言学,科学,文学……
在许多杂志和报纸上,他的文章常常出现。
另外,他还写日记。
尽管赵元任已经有很好的记忆力了,
他还是要记录。
14岁那年,赵元任写了他人生中第一篇日记。
从此以后,七十多年,他一直坚持写日记。
他的日记,主要是关于他自己的。
比如,今天做了什么,学了什么,吃了什么。
他很少在日记里写外面的事情。
他说,在他年轻的时候,他不太关心世界上的大事。
1914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。
赵元任看到新闻,才知道,欧洲开始打仗了。
那天,他在日记里写:“何等荒谬!”
也就是说,(这场战争)是个多么大的错误啊!我真是无法理解!
是的,赵元任的一生都热爱和平,讨厌战争。
他喜欢把整个世界,看做一个国家。
赵元任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。
他家里有钱。
但他的人生,并不轻松。
他的童年经历了巨大的悲伤。
赵元任的父母在他12岁的时候去世了。
他说,看着母亲去世,是他整个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。
后来,他找到了兴趣,找到了自己的天赋。
他一边努力地学,一边开心地玩。
最终成为了一位大师。
好精彩、好丰富的人生啊!
听众朋友,和赵元任相比,我差得很远。
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。
赵元任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了。
但是,我仍然很开心,能知道这样一个人曾经存在过。
人类真的很棒,对不对?
我们每一个学外语的人,也可以向赵元任学习。
学习什么呢?
把学语言当做游戏。
在这个游戏里,你需要好奇心,需要发现乐趣,也需要奖励。
并且多记录学习的过程。
好了,听众朋友,这集节目到这里,差不多就要结束了。
你觉得,赵元任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
写信来告诉我吧。
我很想知道。
希望今天的节目对你有所帮助。
记住,在学中文的路上,你不是一个人。
祝你度过愉快的一天。
![]() |
Photograph of Yuen Ren Chao ca. 1916. (Under Public Domain) |
(hideAds)